1.“你整天窝在家里,有什么功劳可言?”
人性的弱点之一,就是把自己的付出看得感天动地,把对方的操劳视为理所当然。很多婚姻之所以不幸,是渴望听到“辛苦了”的那个人,经常听到却是“你应该”。以至于最后,他(她)悲伤地选择果断离开。
2. “看看别人家的男(女)人,哪个不比你强⋯⋯”
比刀子插在心口更痛的,是不断比较和重复唠叨透露出来的嫌恶。这种日复一日的言语攻击,不仅能形成一座山压垮一个人,还能燃起一把火烧掉一个家。那些一直用挑剔和比较的眼光看待伴侣的人,为什么后来落单了?因为,平庸不一定是一个人的错,但嫌弃绝对是一种严重的病。
3. “我就说吧,你干啥啥不行。”
这世上最冰凉的事情,不是全世界与你为敌,而是怎么努力伴侣也不认可你。那些总是用尖酸刻薄让快乐减半的人,婚姻为什么会折寿?因为,再好的脚力也受不了鞋中一颗沙子的反复折磨。
4. “这个家过成这样,都是你的错。”
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,因为他(她)从来不认为自己有错。那些把所有问题都推向伴侣的人,为什么不配有天长地久的婚姻?因为,当他一次次用手指向对方时,忘记了有四根手指正对着自己。
5. “多大点事儿,你至于这样吗?”
白首偕老的婚姻,并无太多可圈可点的华美诗歌,却有一串琐碎柔软的日常微末。婚姻中最重要的事儿看上去都是“小事儿”,但那些认为这些是小事儿的人,很可能会面临离婚这件大事:因为他(她)心里压根儿就没有在乎你这回事儿。
6. “我下次改,你为什么就不信我?”
多少人的“下次改”,潜台词都是“下次我也不会改”。多少婚姻死于“下次改”,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失信,耗尽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所有期待。要知道,真正的悔改,从来不在“下次”,永远都在“这次”。
7.“我这么累这么忙,哪有时间!”
觉得家人麻烦的人,其实不配成家。因为,家庭本质上就是一个因为麻须而更加温暖的地方。一个人面对最亲最爱人的态度,才是他(她)本来的面目。真正对家人好的人,才配拥有长情的幸福。
8. “老夫老妻了,谁还在乎这!”
爱情没有老幼,小到十来岁的少年,老到白发苍苍的老人,都会遇见真爱。爱是一种能力,一种藏都藏不住表达和给予的能力。哪怕“老夫老妻”也不能丧失这种能力,因为想为爱活一回的人,70岁也敢选择离婚。
据《中国妇女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