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毛病”背后藏着“大风险”——妊娠期贫血
发刊日期:2025年09月22日> > 总第1618期 > 第七版 > 新闻内容

 

  很多孕妇都经历过这样的状况:明明每天保证充足睡眠,却总觉得浑身没劲;爬两层楼梯就心跳加速、头晕眼花;照镜子时发现脸色比往常苍白……这些看似普通的孕期反应,却很可能是妊娠期贫血的预警信号。作为怀孕期间最常见的健康问题,贫血不仅让准妈妈们倍感疲惫,更会直接影响胎儿获取营养,甚至增加早产、低体重儿等风险。

  一、认识妊娠期贫血

  怀孕期间,母体血容量会增加约50%,但红细胞数量仅增长20%—30%,这种生理性血液稀释可能演变为病理性贫血。孕妇当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g/L时,医学上即诊断为妊娠期贫血。此阶段孕妇对铁元素的需求量激增,胎儿发育、胎盘形成及母体血容量扩张共同消耗铁储备,若未及时补充就会引发缺铁性贫血,这类情况占妊娠期贫血的75%以上。

  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也可能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,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素食或消化吸收功能异常的孕妇。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需要特别注意,这类遗传性贫血在我国南方地区较为多发。

  二、妊娠期贫血的临床症状

  妊娠期贫血初期症状,易与正常妊娠反应混淆。典型表现包括持续性的乏力感,即使休息后也难以缓解;日常活动时出现心悸气短,例如爬楼梯后呼吸急促;皮肤黏膜苍白以眼睑结膜和甲床最易观察。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注意力涣散、记忆力减退,部分孕妇会出现异食癖,例如突然想吃冰块或泥土。

  胎儿在贫血环境下会出现生长受限,超声检查可能显示双顶径、股骨长等指标低于孕周标准。胎盘供血不足可能导致胎动异常,孕晚期胎心监护显示变异减少。孕妇自身面临分娩时宫缩乏力、产后出血量增加等风险,剖宫产术后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减缓。

  三、建立系统的预防体系

  (一)调整膳食结构

  每日应保证红肉摄入100—150克,优先选择牛肉、羊肉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。每周食用2次动物肝脏,每次50克即可满足大部分铁元素的需求。植物性食物中,黑木耳、紫菜、芝麻等含铁量较高,但需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,建议饭后食用猕猴桃、草莓等水果。

  (二)营养剂补充规范

  孕妇从怀孕16周开始需要常规补铁,优先选择琥珀酸亚铁等亚铁类制剂,每日补充量控制在60—120mg的范围。建议在早午餐、午晚餐之间分两次服用,与含钙食物或钙剂需要间隔1小时以上,避免影响铁吸收。同时注意服用铁剂前后2小时内不饮浓茶、咖啡。叶酸补充应从备孕阶段提前3个月启动,每天坚持服用0.4—0.8mg标准剂量,直至哺乳期完全结束。铁剂和叶酸建议分开时段服用,例如上午补充叶酸,下午服用铁剂,两者间隔至少2小时效果最佳。肠胃敏感者可将铁剂改在餐后立即服用,但需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。

  (三)建立监测机制

  孕妇建档时应完成基础检查,血常规看血红蛋白水平,血清铁蛋白测体内铁储备。孕中期开始每月查血红蛋白,因胎儿需铁量每月增加约4mg。若出现疲倦、头晕等症状,需加查铁转运能力(转铁蛋白饱和度)和骨髓造血状态(网织红细胞计数),比常规检查早2—4周发现异常。有胃病、肠炎或怀双胞胎的孕妇,建议每2周监测铁代谢指标,这类人群铁吸收率较常人低30%—40%,监测频率需要提高。

  四、制定诊疗方案

  血红蛋白在100—109g/L的轻度贫血,可以通过饮食调整联合小剂量铁剂(每日50mg)改善。血红蛋白在70—99g/L的中度贫血,需要治疗剂量铁剂(每日100—200mg),并增加蛋白质摄入至每日1.5g/kg体重。重度贫血(Hb<70g/L)需住院接受静脉补铁治疗,必要时进行红细胞输注。

  口服铁剂可能引发胃肠道反应,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适应,同时服用维生素C片剂增强吸收。静脉补铁需警惕过敏反应,首次输注时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。所有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查血红蛋白回升速度,理想状态下每周应增长10—20g/L。

  五、注意关联疾病协同管理

  孕妇出现贫血时,往往需要关注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。临床数据显示,甲状腺功能异常与贫血常同时存在,特别是促甲状腺激素(TSH)的水平异常可能会影响造血功能。建议贫血孕妇在常规产检中增加甲状腺功能筛查,及时发现并干预双重问题,缺铁状态与妊娠期高血压存在关联机制。

  当血红蛋白持续偏低时,机体为维持重要器官供氧会启动代偿反应,这种生理调节可能导致血压异常升高。因此贫血孕妇需加强血压监测,建议每日早晚各测量一次并记录数值变化。

  产后42天复查时,除常规妇科检查外,务必包含血红蛋白检测。哺乳期女性每日需通过饮食或补充剂额外摄入9mg铁元素,相当于增加50克猪肝或100克瘦牛肉的摄入量。对于孕前存在月经过多、子宫肌瘤等情况的女性,建议孕前3个月进行铁代谢检查,这类人群普遍存在铁储备不足的问题。

  总之,当孕期出现异常疲劳、心慌气短等不适症状时,不要简单归咎于“怀孕了这些症状都很正常”。及时地进行血常规检查,就能发现血红蛋白水平的异常变化。通过调整饮食结构、合理补充铁剂,绝大多数妊娠期贫血都能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得到有效改善。

  (山东省滕州市西岗中心卫生院  赵艳花)

上一篇 下一篇

 

版权所有 农村医药网 ALL RIGHTS Reserved